中国历史上的奸臣
悠悠华夏,伟哉中华!
有世代景仰的忠臣,也有万人唾弃的奸臣。五千年的民族兴衰荣辱,奸臣篇应该不可或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历史,以至加快了国朝的更迭。
所谓奸臣,指弄权营私、残害忠良、不忠于君主的大臣。乱世奸臣太多了:伯嚭、赵高、安禄山、严嵩、严世蕃、阮佃夫、贾似道、刘瑾、蔡京、高俅、童贯、索元礼、张邦昌、李林甫、杨国忠、王振、杨素、王莽、卢杞、吕惠卿、梁冀、黄皓、阿合马、哈麻、鳌拜、和 珅、爱新觉罗•耆英……等等。这里借助空隧道回味一下史上最为著名的奸臣们。
伯 嚭(bó pǐ),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姬姓。史载伯嚭因躲避父难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恩人)伍子胥,外通敌国,使吴国在吴越争霸中逐渐走向衰败。最终成全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山再起,一举灭吴,史称“三千越甲可吞吴”。伯嚭以为自己对越国有功,竟厚颜无耻的向勾践请功。勾践早已对他深恶痛绝,遂命武士将伯嚭斩首,并灭了他的全家。
赵 高,赵国人,生而受宫刑。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听说他很有本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将军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胡亥即位后,杀了丞相李斯,自为丞相,集大权于一身,驾空二世。他横征暴敛,滥杀无辜,誉“杀人众者为忠臣”;在危机四起之时,又杀二世,立赢子婴为秦王。最后被子婴杀死。
董 卓,陇西人,性粗猛,有谋,体力过人。少时曾游羌中,尽与其豪帅相结。公元190年,征为少府,辞不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8月,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激起全国反对。他焚烧洛阳,西迁长安。公元191年2月,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他掠夺钱财巨万,计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堆积如山。公元192年,为司徒王允等人所杀。中国的三国大分裂时代终于到来了。
黄 皓,宦官。不知为何许人。性奸佞,善奉迎。开始,服侍太子刘禅。刘禅即位后,因先有丞相诸葛亮,后有侍中董允主持朝政,皓不敢售其奸,位不过黄门丞。公元246年,董允死后,陈祗代为侍中。黄皓、陈祗二人狼狈为奸,纵后主淫乐,朝治日益腐败。陈祗死后,黄皓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权柄,以至灭亡。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知其奸险,准备除掉他。黄皓贿赂邓艾左右,终免一死。
阮佃夫,会稽人,初为台小吏,后为淮阳王刘彧主衣,后为世子刘昱之师,颇受父子俩的信任。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公元456年,阮佃夫等杀前废帝,立彧为帝,是为宋明帝。继因平定长史邓琬之乱,迁龙骧将军、司徒参军。后为太子步兵校尉参预朝政,权压人主。横征暴敛,广用亲信,生活奢侈,大收贿赂,祸害立至。公元472年,宋明帝死,立太子刘昱为后废帝,阮佃夫加给事中、辅国将军,权任益重。次年,镇压建平王刘景素之乱,以功为南豫州刺史、冠军将军。公元477年,因废长立幼,被诛。
杨 素,弘农华阴人,初事北周武帝。后事隋文帝杨坚,为上柱国,拜御史大夫。588年,伐陈有功,任荆州总管。继为纳言、尚书左仆射。执掌朝政,以奸诈自立。依附晋王杨广参与宫廷阴谋,废太子杨勇,杀文帝,杨广立,即 “修通运河”、“开创科举”的隋炀帝,拜杨素为司徒,后改封楚公。杨素十分骄横,任意侮辱属臣,凡逆己者,必加陷害。贪图财货,广营产业。邸店田宅以千百数,东西京居宅侈丽,家僮数千,姬妾众多,606年病死。
李林甫,唐宗室。初为千牛直长,后官至宰相。为人奸诈阴险。其手段是厚结宦官、妃嫔,迎合玄宗,排除异己;表面上示人以友好,而暗中陷害,世称“口有蜜,腹有剑”;收罗党羽,结党营私;唯庸才是用,以固其权。他广收贿赂,生活奢侈。致朝风日益腐败,终于酿成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52年11月死。李死后,杨国忠指使安禄山上书,诬告其谋反,致使李林甫家人被流放岭南,财产籍没入库而他自己也被开棺,被剥下锦袍玉带,换成薄板小棺,以庶人待遇,被草草掩埋在长安城外的乱坟岗上。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指混合血统的胡族)。安禄山拥兵自重,野心勃勃,蓄谋已久要推翻唐朝取而代之。为了讨好唐玄宗,认杨贵妃为干娘。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原地带战火连天,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至德公元757年正月,由于安禄山内部发生内讧,安禄山被部下所杀,结束了罪恶的生命。
杨国忠,杨贵妃的堂兄,本是一个无赖之徒,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杨国忠入朝之初,他与李林甫狼狈为奸,欺上瞒下,排除异己,干了不少坏事。后来,他又与李林甫勾心斗角,互相争斗。李林甫病死后,他取而代之,成为右丞相。掌握大权之后,杨国忠专横跋扈,任人唯亲,生活腐化,欺压群臣,没有一人能与之抗衡。安禄山得宠后,他怀恨在心,处处与安禄山争宠,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南逃途中,禁军首领陈玄礼等人发动了兵变,乱刀将杨国忠砍死,。
张邦昌,北宋末大臣。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东光大龙湾人。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官运亨通。到了宋钦宗即位时,他官拜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1125年10月,金兵分两路向宋朝进攻。张邦昌畏敌如虎,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宋钦宗派他的弟弟康王赵构与张邦昌一起去金营,被金人当做人质扣押。张邦昌奴颜卑膝,委屈求全,答应了金人割地的无理要求。金人暂时退兵后,钦宗以为张邦昌有功,竟然由副宰相提升为正宰相,而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将却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1127年,李纲等政治大臣力谏宋高宗惩治卖国贼张邦昌,高宗知道了张邦昌的种种罪恶行径,最终下诏让张邦昌自裁,张邦昌只得上吊自杀。
蔡 京,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24岁中进士,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塘)任县尉,不久被拜为中书舍人。由于蔡京在朝廷中写的字是最好的,他很快又被拜为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在瀛洲,蔡京在变法派和守旧派中投机钻营,成了一个混迹官场的老手。守旧派认为此人可用,将他升迁为成都府知府。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宋哲宗亲政后,守旧派大臣被一一驱逐出朝廷,而蔡京却被召回京城官拜户部尚书。元符三年(1100年),亲政刚刚六年的哲宗病死,宋徽宗即位,一些守旧派大臣又被召回京城,蔡京受到冷落,连连降职。不久,昏庸的宋徽宗在童贯的举荐下,重新启用蔡京,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被拜为右相,第二年被拜为左相。大权在握的蔡京报复了一批守旧的派,同时对革新派进行了迫害。他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打击异己,令百姓深恶痛绝。在他的专政下,朝廷充满了奸邪之臣,朝廷日益腐败下去了。第三次出任宰相之后,他的儿子蔡攸竟与他分庭抗礼,最后被儿子算计,结束了官宦生涯。后来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流放地,他竟无处安歇,只得住在城南的一座破庙内。蔡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终于在抑郁中死去。
秦 桧, 江宁人, 进士出身。北宋末为御史中丞。曾主抗金和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被俘至北方。成为金太宗之弟完颜昌之亲信。公元1130年,昌放弃南归。声称杀金人监者夺船逃回。朝官多疑之,但宰相范宗尹等力排众疑,遂为参知政事。继任右相。次年,罢相。公元1134年,复为相。桧性残忍阴险。为相十九年,杀岳飞,贬忠良,极力破坏抗战,主持和议,向金纳贡称臣。晚年屡兴大狱,冤案不可胜数。实为中国第一大奸臣,一直为国人所唾骂。秦桧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于1155年10月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
阿合马,元世祖时的“理财”大臣。早年投靠忽必烈皇后的生父按陈那颜,后为察必皇后斡而朵的侍臣。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阿合马步入政坛,第二年就被破格提拔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列副宰相之位,进阶荣禄大夫。1270年,忽必烈立尚书省,他一方面为忽必烈聚敛财物,一方面植党专政,把持朝政达二十余年。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在各地强占民田,同时挟权经商,获取四方之利,在家中设置总库。他还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拥有妻妾400余人,荒淫到了极点。阿合马树敌极多,天怒人怨,人人想杀他。后来,阿合马与太子真金的矛盾日益尖锐,真金决定刺杀阿合马。1282年3月17日夜里,真金终于设计刺杀了阿合马。阿合马死后,在他家里搜出来两张人皮,他的其他罪行被一一揭露出来,忽必烈大怒,下令将阿合马开棺抛尸到城外,任野兽食之。不久,阿合马的妻妾子侄以及私党多人被诛,并有714个私党份子被治罪。
哈 麻,康里人,其母为元朝宁宗乳母,哈麻颇受顺帝宠爱,相继任殿中侍御史、同知枢密院事。公元1340年,脱脱为相,他趋附之。脱脱与大臣太平等有隙,他支持脱脱。脱脱复相,他拜中书添设右臣。不久与脱脱不和,决计害之。他进西番僧以房中术媚顺帝。顺帝日事其法,广取妇女,君臣淫乱,丑恶不堪。公元1355年,拜中书左丞相。十二月,害死脱脱。次年二月,被杖死。
严 嵩,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25岁中进士,步入官场。因患病在身,在家乡修养长达十年之久。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但并不如意。直到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才升为礼部右侍郎。他极力巴结顶头上司夏言,在夏言的举荐下,严嵩青云直上,当上了礼部尚书。但他并不满足,违心地编造谎言献媚世宗,得到世宗的宠信,加他为太子太保,升为一品官阶,并赏赐了大量钱财,使严嵩达到了升官又发财的目的。但他忘恩负义,对提携他的夏言恩将仇报,踏着夏言的尸体爬上首辅的宝座。他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结党营私,贪赃纳贿,富甲天下。他的党羽和子孙更是为虎作伥,横行朝廷,不可一世。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的恶迹终于败露,世宗下诏将严嵩罢职,勒令回籍休养,他的子孙以及党羽也都遭戍边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和罗龙文再去戍地的途中逃回原籍,招纳亡命之徒,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朝廷斩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奸党与家人一一治罪。隆庆一年(1567年),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也没有去吊唁的人,直到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才吩咐分宜县令埋葬了他的尸骨。
魏忠贤,肃宁人,原名进忠。少无赖,喜赌博。因输钱,为一群恶少所逼,恨而自阉。万历年间,入宫,勾结熹宗乳母客氏。熹宗即位,为司礼太监,他因善导帝倡优伎乐及狗马射猎而得信任,遂掌东厂。他与客氏相结,排斥异己,广结党羽,致有“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势倾天下,媚事者拜呼他为“九千岁”,各地督抚竞相为他建生祠。公元1627年,思宗即位,发其奸,命逮治,自缢死。
鳌 拜,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顺治皇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首府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害了政敌苏克沙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以威胁到康熙的统治。亲政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5月设计逮捕了鳌拜。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用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和 珅,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初在銮仪卫当差。因善于逢迎,为乾隆所宠。累迁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公元1781年,为钦差,督师镇压回族叛乱;及回京,代兵部尚书,封一等男爵。及登高位,排除异己,网罗亲信,不择手段,搜刮财富。其金银财宝、价值银约八亿两,竟值当时朝廷十一年之财政收入。实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号贪官。时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公元1799年,嘉庆亲政,捕和珅下狱,赐死,抄家。
以上列举并未尽然,不通晓中国历史也不可能尽其然,清末及民国期间的奸臣们也未列其中。如何评价奸臣,用辩证地观点分析,并不能一杆打死。奸臣们或文或武,不乏有学识能力之人,蔡京、严嵩、秦桧都是当朝进士。从不同的角度,也会得不出同的结论。比如,和绅忠于皇上,是忠臣,但是贪官;在乾隆眼里和绅是个听话的奴才,尽管知道他贪污没有办法还是要用他,但是嘉庆就不这么想,因为和绅的官职太多,他怕做儿皇帝,就要杀他了,列了他的二十罪状,在嘉庆眼里和绅是奸臣。再比如秦桧,主要罪名是岳飞的死,还有和敌人议和。也有的说是秦桧议和是为本来打不过人家的宋朝提供了缓冲机会等等。但奸臣们无德则是勿容置疑的,传统的儒教仁、义、礼、智、信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得到体现。纵观奸臣们的人生轨迹:得志不持、善于逢迎、谎言献媚、忘恩负义、残忍阴险、陷害忠良,结党营私、打击异己、贪赃纳贿、滥杀无辜、穷奢极欲、恶贯满盈,最终应验了那句“玩火者自焚”的古谚。
奸臣们已经作古,谁也说不准还会不会再出现奸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奸臣出现,奸臣为何当道,很值得世人深思!
博文链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