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晓风残月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89

[转载]醍醐灌顶人生百悟之一

$
0
0

                                                   醍醐灌顶人生百悟之一

 

                   人寿不过百年

人生须有百悟



    人生许多事,单凭想象推理是很难到位的,只有在无数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中,才能真正发现其真谛,感悟人生含义。因为老年人历尽沧桑、见多识广,恰好符合了阅历丰富这一特定条件。所以,老年人——当然是思维正常的老年人,就很少会做出一些幼稚、冲动的事。同时,许多事用眼一扫、用耳一听,就能断个八九不离十,原因就在于:老人对世间之事早已看清了、悟透了。老年是一部回忆录,一页一页所记载的都是经过的历程。人生有很多比喻,充满哲理,耐人寻味。
 
  一悟:人生犹如一本书
  人生犹如一体书,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诸如:快乐人生、苦难人生、坎坷人生、执著人生、豁达人生、浪漫人生……无不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读人生之书,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一个人的历史是凭借着生命之笔写就的。既有奋斗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失败的烦恼,而成功与失败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可以说成功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失败中蕴藏着成功的兆头。
  读懂人生这本书,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生这本书,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沟沟坎坎,为人处世谨慎为重,任何时候都要有点忧患意识,这样到老来才不会因“悔不当初”而叹息。
  人生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
  庄子曾说过:“死生为昼夜”,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个程序而已。生固可欣,死亦坦然,“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没有什么可悲观的。当然,若是干了许多坑人害人的勾当,身后留下骂名,就自当别论了。所以核心问题不在死得怎样,而在生得如何。这就是说:“活得要潇洒,死得要安祥。”
 
  二悟:人生有生便有死
  人生如戏,日出日落,物物不灭,生生不息……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希望。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产房、墓地是人生最平等的两个地方,不论是富贵人和穷人、好人和坏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是一样。人握着拳来到这世界,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
  人尽管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迎接他的却是一片笑声;人可能笑着离开这个世界,送走他的却是一片哭声。
  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在世时做的好事,一个人离开人世时,人们不会记住他留下多少金钱,但会记住他生前做过多少好事。
  生老病死乃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谁也逆转不了,但实践又证明,生活无节,心胸狭窄,就会缩短生命,反之则能健康长寿。人生一世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见人发财眼不红,别人升官不生气,把金钱和名利置之度外,不能看见叶落花谢,行云流水,而触景伤情,多多愁善感。叹年老华之消逝,畏老死之将至,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宽广的胸怀。
  好生恶死,为所有生物之本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是不能例外。人一到老年,此时想到死,更是非常自然的。
 
  三悟:人生如梦一场空
  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话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个世界走上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暂短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明代僧人悟空有一首《万空歌》这样写道:“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近几年来,有不少老同志离退休后,用它作为座右铭,来指导自己度过晚年。
  就这首诗的本意而言,它是在宣扬万物皆空,人生渺渺,转达眼即逝,何不及时行乐?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也要看到,正因为岁月匆匆,才不能虚度年华;正因为时光易逝,更须珍惜光阴;脚踏实地干一番事业,切切实实为他人谋利益。让每一分钟的生命,都活得充实,富有光彩,这才不枉到世上来走一遭,这才是无悔无愧的人生。要不忧不惧对待死,有句话说得好:“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关键是:想到以后自己抱什么态度。惶惶不可终日,甚至饮恨吞声是最要不得。
 
  四悟:人生常怀千岁忧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命本来就是一连串的苦乐、悲观、得失、离合构成的,对于一个看重生命的人来说,这些都有是困境。我原本以为生命是坚韧的,一个人不会轻易就倒下。可不是吗?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千辛万苦的情况下,都以坚强的毅力挺过来了,而且依然活得五彩缤纷,有滋有味。但后来我也渐渐看到,再如何强硬的生命,往往抵挡不住疾病与意外的冲击。那时候,生命是前所未有地不堪一击。
  所以,有时会觉得人的生命像一阵风,会无声无息地飘走。它来的时候我没有察觉,它走的时候也来不及抓住。今天,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轻松地做着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又艰辛地为着我们的生存而努力,但是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希望。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所以更要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最该做到的事情。人总是要老的,不要为自然年龄的增长而发愁,自然而年龄的增长并不可怕,怕的是内心年龄的衰老。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在于活得长久。看重生命,必须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不在人。生命是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旅行,无论旅途如何,归宿如何,它对于每个人只能有一次。要善于自我解脱,做到清心寡欲,对名利之事要善于超脱。
 
  五悟:人生苦短要高兴
  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经历过春的希冀,夏的热忱;秋的失意,冬的沉寂,方悟出电视剧《刘老根》药匣子说了这么一句顺口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官有多样,当官未必都不好。叹只叹自从大大小小的贪官多起来,官在百姓眼中就没有往日的崇高了。再说,当官纵有种种的权与利,然而那跑官、买官、讨官、保官的艰辛与惊心,那官场中“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就不是我等所能体会的了。难怪好些人把官看淡了,觉得不如悠然南山下,争取多活几岁。
  高寿,与短命一样,都有是一种自然生命状态。有道是蝼蚁尚惜生命,高奢当然就优于短命了。
  高兴,这话平常,却是生活的理想状态。高兴者,活得洒脱、活得坦然、活得轻松、活得快乐之谓也。无忧无虑自是不易,善于摆脱烦脑而使自己高兴却是一门艺术。
  生活有时“柳暗花明”,但更多的还是“山重水复”在这多变的世界上,谁能时时如意,事事称心呢?在生活中,该高兴时应该痛快淋漓地地去享受欢乐。人们常以“夕阳无限好”来比喻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我认为有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有年轻人的心态。
    
  六悟:人生最美是黄昏
  人生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从中年到老年直到暮年,暮年便进入黄昏之年了,虽然短暂但是很美,就像太阳快落山的夕阳。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是这样写的“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真爱化作一片夕阳红。”一曲深情、深厚的“夕阳之歌”唱出了我们老年人的心声,使多少人为之心动。人生犹如变化着的四季,有着不同的色彩,来去匆匆,变化无常。我们在创造人生的同时,也该充分享受人生。权力不是万能的,金钱更不能代替一切,俭朴与平淡的生活中能培育出生命力极强的小花。所以不必为晚霞落叶悲伤,而是要正视现实,把握好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老年不再意味着落日黄昏,不再意味是孤独寂寞。莫言秋色山容淡,山到深秋红更深。
  人到老年,要学会求新求变,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生活才不会单调、枯燥。生命可能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花甲难得,值得欢乐,古稀至珍,更该庆贺。人到老年,荣辱成败,得失取舍,都已是过眼烟云,豁达最好,宽容最真。人生事,聪明难,糊涂更难。生命的秋天,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可不必斤斤计较,不妨糊涂一点点,省却是非口舌之争。人间多少不平事,难得忘却心坦然。人生难免苍颜,快乐不分年龄;年轮无法阻挡,美丽可以追求。要认真领悟人生真谛,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和追求。
 
  七悟:人生老来重晚情
  人生之旅,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神。妻子是如此,丈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越老越需要老伴,正如俗话所讲:“满堂儿女,赶不上半路夫妻。”人到晚年还是老伴亲。双方退休后,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互相之间的接触比年轻时多了,而且随着子女的成长和独立,对子女的接触渐少,大部分感情又回归到老伴身上;加上双方年老体弱,需要互相照顾,彼此依赖不断增加。因此,处理好老年夫妻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少年夫妻,老来伴,回味人生的甘苦,思索人生真谛。人的一生,漫漫几十年,能携手共同走完人生旅程的只能是夫妻。为此,夫妻之间的缘份应特别珍惜,夫妻整日相处,衣食住行,人情往来,不可能没有矛盾和过失,很多时候往往因一点小事,互不相让,而酿成轩然大波,假若多一点容忍,多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何必与之争个高低,不争便没有吵,不吵便是和,家和万事兴。
  人到老年,你硬要其改变几十年形成的兴趣和习惯是不大可能的。一是互相爱慕,要友好相处。二是互信互帮,古人云:“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三是互谅互让。也即是“心理互换”,凡事多为对方设身处地想想,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四是要老有风趣,有幽默感。要君子坦荡荡,不能小人常戚戚。艰苦奋斗必不可少,要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八悟:人生无悔要珍惜 
   人生没有后悔药可吃,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们只能紧紧抓住今后的日子,认真过好每一天,尽心尽力地去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趁我们不拥有许多生命的时光,那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的事。既然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那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别等生命的时光消逝了才遗憾终身。还是抛开来生的幻想,把所有的热情和努力都倾注到今生今世吧!
  没有来生,这是命运对我们的苛刻安排,也是人生对我们无情的挑战。我们只有抓住今生今世,才能无憾无悔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让我们加倍地去珍惜这今生今世的每一分钟吧!
  人老是自然规律,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平民百姓,皆不可逾越。但幸福不分性别年龄,不分高贵和卑微。老年人的幸福就是对欢愉生活的追忆,痛苦经历的思索,脑体力劳动的摆脱,以及对更好生活的撞憬。
  凡是进入老年时期的人,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载的劳苦艰辛,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已饱尝过了,现在是布衣温暖胜似锦,粗茶淡饭更清香。子女们工作,住房都已就绪,无虑一身轻,人老心不老,栽花又种草,仿佛是超脱凡世,真是逍遥复逍遥,神仙胜神仙,被美称为老年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九悟:人生坎坷多逆境
  人生常遇艰难与坎坷,不如意者常八、九,细想起来生活的魅力是在克服这些艰难与困苦的过和中。一生多磨难者,并非都是坏事,因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中不气馁,勇往直前,遇到的虽然是挫折与坎坷,但得到的却是勇敢和坚韧不拨的高尚品格。
  喜欢回忆,奇怪的是记住的磨难却多于幸福时光。什么都有是相对而言,但听听别人的经历,你不过是遇到了一个小山包而已。一路坎坎坷坷地走下来,蓦然回头才发现,没有这些坎坷与挫折,你无论如何走不到今天的这个高度。
  懦夫把困难当作包袱背在背上,压得自己畏缩不前,只有勇者才会把困难当作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就是这些艰难和曲折,才会使你有了今天“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沿如丹”,人到老年虽然一路艰难困顿,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人在逆境中更得自尊、自爱,光明正大,心胸坦荡,那样才会有踏平坎坷的勇气。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曾经“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纵横正有凌云笔,踏平坎坷向天歌。有首诗写得很好:“清霜两鬓忆年华,案牍劳形视等闲。早出衣衫沾晓露,晚归身影入苍烟。扪心办事求真实,俯首为民倡正廉。父老如今温饱乐,相逢把酒自怡然。”
 
  十悟:人生晚秋色最美  
  人生中的美事为何物?诸如:健康、智慧、名誉、地位,如此等等。但是,智者最后告诉他们,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宁静,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的宁静。
  不被争权夺利所扰,不为金钱美色动心,不乞求鲜花掌声,不羡慕洋楼别墅,知足而常乐,常乐而无忧。无忧而心如暖阳,悄悄地升,静静地落,自有一份温馨。不为物累的心甘情愿灵,美丽而宁静,洒脱而自如,实在是令人开心的老年生活佳境。
  即使你有幸能拥有智慧、财富、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西。但是心灵却整日碌碌,形如劳蚁,自娱而不自怜,自信而不自弃,去浮躁,存从容,弃浮华,留朴素;面对滚滚红尘,我自淡淡若素;给心灵留一片静土,让灵魂获得安宁,才是老年生活的最高境界。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当生命的车轮驶入生命的秋季,即使你不富有,也不尊贵,但是却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境:洒脱、潇洒、自在、安详。心灵没有重荷,宁静又淡泊,这样的老年生活,才会像古希腊谚语中所说的那样:晚秋的秋色是最美。
  人生永远年轻的奥秘是“好心情”,它是人生一支特效的“青春剂”,拥有“好心情”会使你永葆青春。
    

 
    十一悟:人生到老方明白 
   人生走到了老年,才会真正认识自己,也才真正属于自己,并且用一种宽容、舒适和诚实的方式来接受自己。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东奔西走竭力想去改变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们自己。几十年的时光换来的不是别的,而是心静如水。
  人到老年,开始明白,老年自有老年的风景。青春虽然亮丽,但那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变的风景。
  人到老年,开始明白,人生一世,无论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盛衰与荣辱,都如自然流水,从哪里来还将到哪里去。于是,宁静致远。
  人到老年,开始明白,衰老不是从中年开始,而是从对生活的厌倦开始。
  人到老年,开始明白,孤独、寂寞,痛苦、失败,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此,善待它们,就是善待真实的人生。
  人到老年,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年的浪漫,更多的则是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人到老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自我寻找爱好之乐、助人之乐、与人之乐、天伦之乐和健康之乐。有首诗说:“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祛病方;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十二悟:人生老时有追求  
    人老了还应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不过追求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对于名利权位不应该去追求,面对学习、奉献、乐趣、健康则应有所追求,这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五个老有”的要求。离退休不是远离尘世,万事皆休,还应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但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还可充实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益于身心健康。
  追求是一种动力,可以激发内在潜力,催人奋进。人的追求是无限的、与时俱进的。追求是一种乐趣,有追求就要耕耘,有耕耘就有收获,收获了就有乐趣。一分追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快乐,忘却了老之已至。
  追求是一种健身之道。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适度紧张有利健康。如果过于清闲,四体不勤,饱食终日,就会闲出病来,坐享清福非真福,辛勤劳动才是福,因此老年人还应有所追求,干些实事,自寻乐趣,劳其筋骨,调剂精神,活得更有意义。
 
  十三悟、人生谁都有烦恼
  人生在世,求生、求钱、求权、求欢乐、求健康长寿……凡尘俗世,芸芸众生,谁人无欲无愿,又有谁能逃离了烦恼。生命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学会超越,烦恼时不必倾诉,不必让别人分担你的痛苦,要自己化解。烦恼的人一定是寡欢抑郁,做什么事都没有心情,把痛苦写在脸上,让别人看吗?看你烦恼,有人同情,有人笑话,只有在充实的忙碌中让烦恼消失。
  面临烦恼,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生命里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扫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于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了。
  每个人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往往是悲欢交集,要学会在顺境逆境中遇事均泰然处之,要有勇气面对现实,就能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屋小如舟,心宽似海,天大的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不论是谁,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总难免身陷逆境一时又无力扭转面临的颓势,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暂且忍耐。事物总是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在忍耐中等待命运转折的时机。学会忍耐,就是学会不做蠢事,就是学会不做那些一时痛快,后来又终身后悔不已的事。纵横正有凌云笔,踏平坎坷向天歌。
 
  十四悟:人生在世有两难
  人生在世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有两苦:黄连苦,贫穷更苦;有两薄:春冰薄,人情更薄;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要知其难,守其苦,耐其薄,测其险,则可以处世。
  人生,难也好,苦也好,薄也好,险也好,谁都不能仃下来,非往前走不可。在追求的途中,尤其在重大的失败之后,我们往往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看不到灿烂的阳光。此时,是沉沦还是奋斗?这是磨炼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的过程。
  拥有希望的人,心灵的土地上布满了绿洲;缺少希望的人,心灵的土地便会荒凉。无论身陷怎样逆境,人都不应该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明天。
  悲观的人,在希望中仍是失望,乐观的人在失望中仍是希望。经不起风雨,长不成参天的大树。走不出自我的小圈子,找不到温暖的泉源。身处逆境,只有靠沉着、乐观、坚韧,才能冲出逆境,到达光明的彼岸。
  确实,人生难得一乐;也确实,人生悲苦很多。大千世界,不同心绪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不管怎样人生的境界,应该是欢愉的,不管得意也罢,失意也罢,都应该看到世界的美好,看到前途的光明,看到氛围的和谐。大石挡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十五悟:人生难得是知己   
   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常言道:“万两黄金容易得,天下知己最难求;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己难上难。”说明世上最难得到的是知己。我觉得世间什么都能通过努力而得到目的,惟有知己难求。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投者,谓之知音。所谓知己——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通心者也,心能相通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就是通心的问题。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天天、时时在一起也未必就能相通,难就难在通字上,心能通者:幸福也。
  通心者还要有缘分,不是跟谁都能通过努力达到的,而且是双方都有要有这个感觉,这是何等的难事啊!单相思是徒劳的,只会痛苦,被别人想是幸福的,但也不能到达通心的目的。缘分这个微妙的东西说起来很旋乎的,有点唯心的想法,我很相信缘分的,最起码没有缘分是不能成为知己的。
  许多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心都有未必相通,他们在一起只是为了维系家庭和抚养下一代,很可悲的。通心者有一条是必备的,那就是:理解!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思考问题,要正确地面对对方曾犯过的过错,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得理不饶人,这在一般人、凡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只能做到以诚待人,将心比心,与人相处,以诚为本,宁可人负我,绝不我负人,诚为万事之本。
    

 
  十六悟:人生酸甜苦辣咸   
  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故称“百味人生。”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复杂的,有些是正常人也预想不到的,这其中包括:理想、事业、家庭、和个人生活。当然,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挫折。人生道路,漫长而坎坷,重要的是要能主宰自己。生命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只要你勇敢的面对人生,不停的去探索适应,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很好生存。
  人生的旅途,总是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当恶运向你袭来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拨的毅力,用笑脸去面对现实,用微笑去对待生活。鲁迅曾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身处逆境应该象雪中的青松,隆冬的红梅,重霜下的秋菊,那样在逆境中奋起,在逆境中成材。
  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如意,真正走过平坦人生之路的人,可能是平庸的。而一个有为的人,他的道路多半是曲折的,挫折可以成为内驱力的一种源泉。
  乐观的人,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苦楚,什么意外,从不悲观,从不灰心,从不失志,总是顽强地在逆境中拼搏,在坎坷中迈进。总是坦坦然然,快快乐乐地历经人生的里程。
 
  十七悟:人生在世家最好
  人生在世家最好,男女老少离不了;男人没家死得早,女人没家容颜老。有家看似平淡淡,没家顷刻凄惨惨;外面世界千般好,不如家里呆一秒。这是洪绍光在报告中说的顺口溜,很富有哲理。家却实是生命的支柱,精神的寄托,心灵的城堡,欢乐的源泉,事业的保证。
  家,每一个人都离不了。家是亲情的眷恋,温馨的抚爱。家是社会的细胞,生活的基础。
  家,对丈夫是妻子,对于妻子是丈夫,缺少哪一方,这个家都是不完整的,难以弥补的缺憾。而对于孩子,家则是父母,是兄弟姐妹。它是无私的亲情,无条件的抚爱。是美满、幸福、亲切、和谐、舒适、温暖的代名词。难怪生活里许多方面,许多关系,人们都有爱用“家”这一最亲切词汇来比喻。再没有比家这一最亲切的词更贴切、更亲密、更能打动人了。
  家,是避风的港湾。心中有事,第一个听你顷心诉说的是家;身负暗伤,帮你舔去伤口的鲜血的是家;心灰意冷,使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是家;病残、消沉,鼓励你坚强地挺站起来的,还是家。
  家,是爱心的殿堂。是休养生息的领地,是加油充气的场站。
  家,是拐杖,支撑着我整个晚年的生活。到了我这把年纪的人,什么财富都不稀罕了,我唯一的至宝是家。只有家和老伴,伴我一生,,没有任何怨言的陪伴着我,这是谁也难以替代。
 
  十八悟:人生难得老来静 
   人生平静便是福,平静生活,真实而洒脱。没有喧闹,没有吹捧,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然而,正是没有了那些热闹场面的干扰,才不必去言不由衷地迎合。归于平静,生活就像那汩汩的溪流,自己和周围都没有假面具,花开花落由它去,云卷云舒任自由。在平静中过着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
  平静生活,也是老人的一大特长。老年朋友历经人生龙活虎、风风雨雨、荣辱坎坷,走过了年轻时的胸怀大志,自命脉不凡,走过了中年时的轰轰烈烈,拼搏奋斗;乃至退休,自然应该看淡一切,平静生活,不要想入非非。人们羡慕老年人的幸福与安详,不是看你在风云激荡的股票市场如何游刃有余,也不看你在变幻莫测的彩卷公司如何纵横驰骋,而是羡慕你历尽人生坎坷之后那种淡泊名利、于世无争、默默无闻、充实丰富的平静生活。平静生活,如同健康和幸福,还是理智地享受平静生活吧,她会带给你健康与纯真,带给你幸福与欢乐。常言道:“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祛病方,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古人云::“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可见,人老心静才是养生之本。老来养生不只需拥有一片清静的环境,更需心静如水,做到生活安静,待人恬静,处事冷静,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欲不过求,度安静素雅时光,过恬淡闲适生活。
 
  十九悟: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在世至少有一件事是公平的,那就是死亡,它是生命最终的平等之门。生老病死乃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谁也逆转不了。人总是无忧无虑地来到世间,最后又牵挂着离开凡尘。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失去生命,便失去一切。江河无论流浪多远都有尽头,星体无论多么坚不可摧也不永寿;再毒的太阳也要下山的,再耀眼的华光也会归于黯淡。这便是规律、定数,这便是生命的边界。抛弃生命是一件及容易的事,持守生命却要困难得多。而死是新陈代谢规律在人身上演进的必然结果,再伟大的人也逃脱不了的自然规律。
  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站,便到了人生终点站,就意味着死亡已近。死亡是一种永恒的安息,是回归到甜蜜无争之乡。在那里只有永恒的遗忘,不会有人世间迫害、痛苦、忧伤和失望。死亡是由地面走向天堂的必经之路。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悠悠岁月,无始无终。人不过是沦海一粟,任你曾金戈铁马,官海浮沉。任你道德文章,俯仰古今,从者如云,到头来在岁月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奈。最后的归宿将化作一缕青烟,在蓝天缭绕而消失。来自于自然,再回归于自然,是生命旅程的法则,任何人是无法违背。有生便有死,长生不老的药是没有的,再好的医生不可能治活死,世上没有万寿无疆的人。岁月是残酷无情的,对谁都是一样,要学会享受人生,好好地活着。
 
  二十悟:人生百善孝为先  
  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人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底线,是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如果基石不存,,社会必然无序。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还能够奢望他为“公”为“民”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治天下”的说法,认为“孝”为百行之首,是道德之本也。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本。
  “天下最不能等的是孝顺”,这是美国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的一句名言。有些人在老人过世后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自责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如何如何。父母过世方知孝,委实是晚了,早干什么去了?父母把你养大成人,娶妻生子,更应该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即使父母此时健康无病,也应该抽出时间携妻带子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图你捎多少东西财物,就是愿意子孙绕膝、全家欢乐,享受天伦之乐。自古以来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是不求回报的。当孩子幼小体弱生病时,是父母抱着你在冬日寒风里求医;学习遇到困难时,是父母鼓励你战胜困难。当你在恋爱、婚姻遇到挫折时,是父母站在你身后指点迷津;你们长大了,步入社会,是父母告诉你人生道路不平坦;你们成家立业了,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安乐窝,想来父母也该休息休息了,但为了你们安心工作,又是他们帮你们挑起了家庭和抚育下一代的重担,烧饭抄菜搞卫生,放学还要接小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转载网络)


 

推荐博文1840-1911

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四字歌

中国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

1900年义和团是暴民还是“爱国者”?…

1900年八国联军之战是被歪曲最严重…

1899-1901义和拳的暴行

1898年戊戌变法

1898年戊戌六君子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同光中兴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被洪秀全点天灯的女性是谁?太平天…

[转载]从老照片看天安门城楼的演变

1862年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

1857年洪秀全荒淫无耻《天父诗》

精读中国历史百位名人(百人百诗)

关于马恩的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及其启示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袁世凯鲜为人知的九件事》

《[转载]太平天国那些令人咂舌的荒唐事》

对“农民起义”认识的多重误会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戚本禹:评李秀成自述

1864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1857年洪秀全荒淫无耻《天父诗》

《[转载]被消抹的历史 1911-1949之政治篇》

《[转载]被消抹的历史 1911-1949 之...

《[转载]被消抹的历史 1911-1949 之...

《[转载]被消抹的历史 1911-1949 之...

中国历史名人影响力排名

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介绍全链接

影响中国历史的200位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上)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中)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下)

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转)

影响中国近代历史300人物介绍(上)

影响中国近代历史300人物介绍(下)

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悲惨命运》

《中国史上十六次人口大灭杀》

 中国百年史1894~1911

中国百年史(图文版)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30年至1831

1832年至1833

1834年至1835

1836年至1839

1840年至1844

1845年至1849

1850年至1852

1853年至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太平天国运动落幕

1865自强运动领袖奕訢被免去议政王…

1866清廷派出第一个出洋考察团

1867同文馆开设算术课引发清…

1868捻军纵横淮河流域十八年 

1869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使团正遍访…

1870天津教案

1871清廷出台《传教章程》

1872轮船招商局成立

1873各国公使以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

1874日本入侵台湾

1875海防与塞防之争

1876中国正式设置驻外使馆

1877杨乃武小白菜案进京翻案成功

1878丁戊奇荒

1879日本吞并琉球

1880刘铭传奏请建造铁路引爆高层论…

1881朝廷下旨中途召回留美幼童

1882美国通过《排华法案》

1883清流领袖张之洞在山西全省禁烟

1884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请求朝廷开…

1885清廷与法国签订和约,终结中法…

1886水兵日本被砍,太后家中造园

1887传教士在上海创立广学会

1888康有为进京兜售“变法提案”遇挫…

1889光绪大婚,慈禧归政

1890薛福成出洋

1891康有为开设万木草堂

1892周汉反洋教案

1893郑观应撰成《盛世危言》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895公车上书

1896《时务报》创刊

1897湖南“腹地自立”计划流产

1898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

1899中日和邦闹剧流产

1900东南互保

1901朝廷颁布变法上谕

1902年中国史界革命

1903《苏报》案

1904日俄战争

1905废除科举

1906“中国向何处去”大讨论

1907安徽巡抚被革命党刺杀

1908朝廷反改革面目彻底暴露

1909清廷首次全国民主选举

1910清廷四拒“速开国会请愿”丧尽民…

1911辛亥革命

1912共和降临

1913二次革命

1914袁世凯颁布独裁《约法》

1915袁世凯称帝梁启超护国

1916再造共和

1917护法战争

1918梁济之死

1919少年中国学会

1920联省自治

1921中共一大

1922好人主义

1923中国青年党

1924联俄容共

1925戴季陶主义

1926北伐战争

1927国共分裂

1928县政自治

1929村本政治

1930宛西自治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2中华复兴社

1933中国现代化讨论

1934民主与独裁论战

1935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936张学良如何走到西安事变这一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89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