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晓风残月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89

[转载]喜藏同尺寸的张伯驹、潘素画作

$
0
0
    张伯驹“红梅”和潘素“山水”,来自同一本册页,一样尺寸,没有上款,品相一流。这是三惜草堂新收藏的两件珍品(尺寸:47.5cm×34cm)。

张伯驹所做红梅上,题有一首《浪淘沙》:“数点向阳枝,照影清池。高标不受雪霜欺,冬至阳生回暖气,先觉先知。桃李笑妍姿,廿四风迟。百花头上独开时,一到人间春意遍,天地无私。”这首词没有收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张伯驹词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送给夫人潘素的。作品右下角所钤“京兆”一印乃是海上名家陈巨来所刻象牙印,尺寸:2.9×1.7×3.6cm,曾钤在许多张伯驹书画及藏品上,文革中不慎遗失,后来出现在在“西泠印社2011春拍”上,以 161万元拍出。而晚年张伯驹书画上所钤“京兆”印乃是请津沽张牧石补刻,格调与陈巨来印相差远矣。从笔迹看,潘素山水上的落款也是张伯驹的所为。根据这些情况推断,这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作品。

张伯驹和潘素是上世纪艺坛一对神仙伴侣。在张伯驹的世界中,凡是与美和幸福有关的诗词似乎都应该是写给潘素的。张晚年曾写过一首《瑞鹧鸪》回忆和潘素情定三生时的情景:“姑苏开遍碧桃时,解后(避逅)河阳女画师。红豆江南留梦影,白滔风末唱秋词。除非宿草难为友,那更名花愿作姬。只笑三郎年已老,华清池水恨流脂。”而作于1974年的《鹊桥仙》,则是年近八旬的张伯驹写给老年潘素的:“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晚年时,潘素在操持家务之余,开始创作花卉,并请张伯驹题诗词。她画白梅,张伯驹配以《小秦王》:“寒风相妒雪相侵,暗里有香无处寻。唯是月明知此意,玉壶一片照冰心。”她画素心兰,张伯驹则题词:“予怀渺渺或清芬,独抱幽香世不闻。作佩勿忘当路戒,素心花对素心人。”这类潘画张题的作品极其珍贵,不易碰到。

近几年,张伯驹、潘素的作品持续走高,去年是潘素诞辰100周年,多个拍卖都拍出了高价。我的收藏中有潘画张题的山水,而寻觅一对尺寸相同、题材各异、没有上款、干净漂亮的张伯驹、潘素的作品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机缘如此,幸甚幸甚!

 

                                201622523时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8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