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地拾零(皖西路上)
在皖南游了几日之后,见波建议经安庆去皖西的金寨走走。
这天,我们从复松寺一早起床,两个小时后便到达安庆。安庆,古称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之处,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安庆不仅是千年古城,文化之邦,而且还是百年省会,戏剧之乡。早年安徽省的省会就设在这里,也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和第一支手枪;1889年,当时在安徽主管安庆电报业务的彭名保,设计制造成我国第一部电话机。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了《安徽俗话报》,第一次举起新文化的旗帜;1907年、1908年在安庆先后发生了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大学、发电厂、自来水厂、电报局、飞机场、报社均诞生在这里。
这是一个敢于开天下之先河的城市。
这是一个以革命而赢得新生的城市。
这是一个从不固步自封而不断创新的城市。
它的每一次日出,都在解答什么叫“安庆”。
在安庆城内游了半日之后,我建议到怀宁的独秀园看看。
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区,位于怀宁县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
这些年,虽然没有给他彻底平反,但全党和人民对他有了一定的客观认识,不再把他看成敌人而且作为有特殊贡献的革命家来看待他。蒙在身上的污泥陈垢,随着历史风雨的吹来拂去,也慢慢地烟消云散了。功过事非不论,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找到自己的位置。
去独秀园的那日,正逢清明节。我想在这个祭祀亲人的重大节日里,怀宁县委、安庆市委乃至安徽省委最少应该为我党的创始人献上一束鲜花吧!
结果没有。我在园里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有谁为我党的第一任总书记献上一份悼念与祭礼。甚至连独秀园所在地的村党支部也未能到陈独秀墓前行一个礼,叩一个头,献一束花。
真的让人有些不解。
在中国共产党内,不管你是普通党员,还是优秀党员,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一个不是陈独秀的徒子徒孙呢?
重复一千遍一万遍那句老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旦忘记了我党的祖宗,是不是在不同程度上忘记了初心。
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惊雷浮雕。浮雕总长60米,高度4米。展示陈独秀的一生,分4大部分:第一部分英年志气,第二部分惊天动地,第三部分开天辟地,第四部分浩然正气。
园内石牌坊是汉白玉材质做成,分为五门。五门寓意着陈独秀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高19.19米,宽10.09米,分别寓意着运动发起时间和陈独秀的出生日期。柏林墓道,由凹凸不平的黑色大理石板铺成,象征着陈独秀坎坷不平的一生。陈独秀钢像由青铜铸成,高6米,底座3.5米。钢像展现了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抨击旧礼数、旧文化,宣传新思想、新学说的光辉形象及饱满革命的开创精神。
园内新青年碑刻,是目前园内关于书籍类的最大的雕塑作品。正面是新青年杂志正式更名后的第二卷第一号的封面,背面是陈独秀于1915年发表在杂志创刊号上的《敬告青年》一文的六个标题。该文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贯穿于六个标题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民主与科学。这一主张也是他的建国主张。这一主张显然与俄国暴力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与后来中国革命走“枪杆里面出政权”的道路也是背道而驰的。这也是陈独秀与我们党的根本分歧所在。最后以至被开除党藉。
独秀园内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水塘,寓意着陈独秀一生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如镜的水面寓意历史是一面清澈明亮的镜子,她告诉人间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功过是非自有公论。
但是,人们是否感到遗憾,人民所书写的历史总是姗姗来迟,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单元中的某些人物,又总是被前进的车轮所碾得粉身碎骨,难道让英雄落难的事实,就不是历史谱写的吗?功过是非自有公论,谁又代表历史中的那个“公论”呢?许多事件,“公论”只是写在老百姓的心上,并不是写在所谓的历史史册上。
出怀宁,很快就到了潜山县境。潜山,地处大别山南麓,素有古皖之源、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潜山在周朝时,为皖国所辖,皖国都城就在今潜山县城。三国时,袁、曹、孙三家交替据占此地,遂成为兵争的重镇。
皖,又称皖公;他是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因为有他,便有了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以至使整个安徽都称之为皖。
最有趣的是,以朱元璋为开代皇帝的明王朝是以皖地起家的。崇祯 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逃走的福王,这时想到了皖地的家乡,他带领一支兵马回到潜山,以此建立了一个反清据点,以求光复大明帝业。虽然,最后走向了灭亡,但由于皖山皖水的保护,还是让他多活了3年。
在中国革命的烽火年代,潜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在1930年春爆发的五庙武装暴动、黄柏暴动、梅寨暴动中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师,成为鄂豫皖苏区的一部分。
我们沿高速公路向西北挺进,数里之遥,便望见了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柱峰海拔为1488米,《史记》、《汉书》对此山均有记载。它与周围岗峦似是断隔却又衔接,如春笋状平地拔起。中丰顶锐,腰围1.5公里左右,全身石骨,如钢锥,如石柱,如青莲花,如玉芙蓉,如刺天宝剑,如擎天巨臂。峰顶南壁,横镌着清咸丰都统李云麟“孤臂擎霄”和国民党抗日第五战区副司令张淦“中天一柱”8个两平方米左右的大字;峰腰西南壁竖刻着国民党第21军军长张义纯题写的“顶天立地”4个大字。
这些题词都是对天柱山主峰奇特造型的绝妙状写。《道书》认为,天柱峰为司命真君发祥之都,故称“司命峰”。每当日出,霞光首先射照天柱峰顶,因称“朝阳峰”。又因潜山为皖伯属地,此峰为一地镇山,又称“皖伯尖”。其它诸名,多就是孤峰耸起之义而生,如蜡烛尖、笋子尖、单尖等。
下得天柱峰,我们向西北行进,很快便进入岳西县境。岳西与湖北接壤,被誉为禅宗第一山之称的司空山就座落在岳西县境。
岳西山多水多。境内三条山脉构成“大”字形山脊控制全县,连接千米以上山峰69座,千米以下500以上山峰66座。最为著名的山脉有天羊山脉、青四山脉、多丛山脉。
由于岳西县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多丛山脉以多枝尖为起点,向东北延伸,经界岭、公界尖、黄毛尖、二祖山所组成的山脊线,是大别山东段主分水岭,南为长江流域,北为淮河流域。再由二祖山北向褚家岭一线,为江淮小分水岭,东为长江流域,西为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面积为1856平方公里,淮河流域面积为542平方公里。境内局部地形又把河流分成四大水系。原长江流域的有皖河、巢湖、菜子湖三大水系。属淮河流域的,有包家河、黄尾河和头陀河。县境大小河流900余条,河道部长度为11054公里,河网密度为平方公里有河流4.6公里,年迳流量20.53亿立方米。
岳西神秘,源于大别山的神秘。
要把大别山的山山水水摸个一清二楚,非走马观花所能及。
见波劝我:不急。这次初访皖西,权当走马观花。你若有时间,我带你重访大别山,咱来个闲游漫记,把它游深看透。
我说:我将尽快安排。
